4月上旬,江西成立4個督察組進駐景德鎮、新余、贛州和撫州市,開展第二輪第三批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4月21日,公開曝光了4起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4月27日,再次公開曝光了4起典型案例,涉及礦產資源開采、廢舊金屬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污染、區域生態環境監管缺位等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樂平市礦產資源開采加工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江西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景德鎮市發現,樂平市礦產資源開采加工存在違法違規現象,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樂平市位于樂安江中下游,礦產資源豐富。近年來,水泥用灰巖、砂石黏土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成為樂平市的重要產業之一,機制砂等采礦延伸建材產業發展迅速。
督察發現,樂平市礦產非法開采問題突出,歷史遺留的非法開采點86處,遍及14個鄉(鎮、街道)和農科園,涉及土地面積1200余畝,目前仍有650余畝未完成生態修復治理。
樂平市部分持證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同樣突出。2020年以來,有14座礦山因越界開采、生態修復不到位等問題受到行政處罰。前期暗訪發現,巖口、張家塢采石場邊開采邊治理要求落實不到位,羅家砒采石場呈“一面墻”式開采,洎陽采石場廢石沿邊坡隨意傾倒,毀壞周邊林木。
近年來,樂平市對砂石加工領域先后多次開展整治行動,但成效不明顯。未批先建問題突出,2022年,全市機制砂企業共113家,均未辦理合法用地手續。
據了解,在樂平市歷次生態環保督察信訪件中,涉及礦產開采加工的,占比居高不下。2021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期間,涉及礦產開采加工的信訪件,占比達54%。此次督察組抽查2件當地已辦結信訪件,發現信訪反映問題均未整改到位。
新余市高新區廢舊金屬回收利用行業監管不力
江西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新余市發現,新余市高新區廢舊機動車回收拆解、廢鋼回收利用企業行業監管不到位,違法違規問題突出。
新余市高新區南源路一帶聚集多家廢舊機動車拆解企業和廢鋼回收加工企業,形成廢舊金屬回收利用產業集群,其中廢舊機動車拆解產能2.5萬輛/年、廢鋼加工產能約200萬噸/年。
督察發現,新余市高新區3處未取得報廢機動車回收資質的無名機動車拆解站點,非法收購報廢機動車并私自拆解,切割、破碎工序煙氣未收集,油污遍地,拆解廢物隨意露天堆放,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周邊群眾反映強烈。
已取得報廢機動車回收資質的新余市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新余市共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等企業規避監管,長期未按要求記錄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有關信息,“五大總成”去向不明。
督察還發現,新余恒通物資有限公司違規建設使用簡易儲油罐及加油設施,新余市成航工貿有限公司非法回收處置廢機油桶、廢油漆桶,廢鋼回收處置企業存在環境風險隱患。
存在問題反映出有關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力問題。督察發現,高新區商務主管部門一直未按要求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非法拆解問題長期存在,行業監管處于“真空狀態”。高新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日常監管不到位,對部分發現問題督促整改不力。
寧都縣建筑垃圾污染群眾反映強烈
江西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贛州市發現,寧都縣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缺失,敷衍整改,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混堆,垃圾圍城現象長期存在。
寧都縣常住人口約70萬,中心城區人口約23萬,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55萬噸。
督察發現,寧都縣未依法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截至督察進駐,寧都縣政府僅在2021年5月26日縣長辦公會研究了城區建筑垃圾余土填埋場用地征收問題,《寧都縣城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目前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建筑垃圾污染防治長期無規可依。
贛州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2023年全市建筑垃圾消納處置水平目標為“基本消納”。督察發現,2023年1月,寧都縣才對城區建筑垃圾消納及資源化利用處置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批復,目前建筑垃圾消納場仍未取得用地手續和環評批復。
據了解,2020年以來,寧都縣市民不斷投訴建筑垃圾隨意傾倒、堆放問題。2022年5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日常監察指出寧都縣建筑垃圾處置不規范,亂堆亂倒現象嚴重,引起了省委領導、贛州市委主要領導關注,批示要求整改落實,有關部門均回復已整改到位。
督察還發現,寧都縣通過修建“遮羞墻”的方式敷衍整改,縣城范圍內大量建筑垃圾未收集處置,金悅府小區、中山南路至寧都大道段兩邊建筑垃圾依然隨處可見,寧都縣黨校對面、寶塔路旁、外環路和永寧路交會處等仍有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群眾反映強烈。
東鄉監管缺位導致區域違法排污嚴重
江西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撫州市督察發現,東鄉經濟開發區部分企業生態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東鄉經濟開發區屬首批江西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已形成“一園三區”格局,現有化工、輕工紡織、金屬制品、醫藥、塑料、肥料等企業260余家。園區配套建設了一座日處理能力為2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尾水經北港河匯入撫河。
2020年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指出,東鄉經濟開發區污水管網建設、運維不到位,園區雨污合流,污水處理廠雨季進水濃度偏低。督察整改方案明確提出2022年底完成淵山崗工業園地下雨污水管網新建工程,截至督察進駐仍未完成,整改進展滯后。
督察發現,淵山崗園區南京路10號的一處污水管網大量污水直排周邊水庫。污水長期直排對北港河水質造成不利影響,2022年東鄉區地表水水質綜合指數全省排名86位。
督察人員還在東鄉區洪家水庫周邊發現有4家企業,通過雨水溝渠向水庫直排污水。部分企業被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處罰后,園區管委會后續監管措施未及時跟上,仍然在非法排污。
2021年以來,群眾多次通過12345舉報平臺反映,位于東山工業園西側的洪家水庫周邊企業存在違法排污行為,但園區管委會、屬地鄉鎮和有關職能部門均未引起高度重視,未及時妥善處理群眾訴求。